10月13日,山城重庆依旧阴雨绵绵,伴随着淅沥的雨声,重庆老牌车企力帆汽车踏上了破产重整之路。
在重庆市第五人民法院,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正式开庭。法院指定债务管理员共收到489份关于力帆汽车的债务申报,最终核定债权总额为6.99亿元。
此次开庭的法人主体为力帆汽车销售公司,除了上述的债务,力帆汽车销售公司还有162件民事诉讼和仲裁诉讼未结案,涉及执行标的总额约8.7亿元。
根据法律规定,力帆汽车销售公司现有的账面资产,将优先用于支付员工上一年工资、社保,此后偿债顺序依次为补缴税款、优先债、供应商欠款、建筑业欠款、运输业欠款,而经销商欠款为最后。力帆销售公司目前账面资产约3000万元,固定资产约1500万元,相较高额的债务,这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家族化企业之殇
导致力帆汽车破产清算、债台高筑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长期经营不善、产品缺乏竞争力。作为力帆创始人,尹明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即便82岁高龄仍迟迟未退位。
力帆更像是一个家族企业,尹明善之子尹喜地担任力帆乘用车董事长、力帆发动机董事长,同时手握金融、地产业务大权。但尹喜地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做出优异的成绩,反而在“玩车”方面闻名全国——尹喜地21岁便购买了全国首辆布加迪威龙,其余豪车超跑更是多不胜数。
其女尹索微手握力帆控股和力帆摩托车业务,凭此曾获“重庆80后女首富”称号;而尹明善的第二任妻子陈巧凤同样在力帆担任要职。
尹明善、尹喜地、尹索微和陈巧凤都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这四人日前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对于家族化管理企业,尹明善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其曾表示,尹喜地对公司经营兴趣不大,尹索微还不够成熟。因此,尹明善在2016年退休之际,指定时任力帆执行董事长陈卫担任力帆汽车董事长。
纵然有着“外部势力”的加持,但彼时力帆汽车的经营状况仍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尹明善退休后,力帆汽车俨然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陈卫、马可、尚游、牟刚等高管先后离职。高层出走势必令千疮百孔的力帆更加人心涣散,杖朝之年的尹明善被迫重返力帆。
既然子女不愿接班,引入“外部势力”失败,尹明善唯有将“接棒”力帆重任的目光投向了“第三代接班人”尹安妮。经过力帆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票,尹安妮正式出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职位。尹安妮是尹明善的长孙女,1995年出生,201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专业,目前为研究生在读,专程休学一年以熟悉公司业务。
(尹安妮)
在此次股东大会上,除了审议尹安妮出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外,还有多个向控股股东转移债务的议案,合计金额达9.88亿元。为了令尹安妮能轻装上阵,尹明善揽下了这些9.88亿元的债务。由此,力帆形成了一老一少的高管组合,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力帆在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债务犹如洪水般涌入决堤的城
如今的力帆汽车犹如决堤的城池,各种债务犹如洪水猛兽般从四面八方涌入。此次庭审核定的6.99亿元债务仅仅是力帆销售公司债务。根据力帆公司半年报,力帆目前负债总额高达168亿元。
由于没有国六排放标准车型在售,新能源产品基本无人问津,力帆汽车目前基本处于销售停滞状态。数据显示,力帆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8亿元,同比下跌69.4%;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74%;力帆净资产仅剩1.07亿元。
力帆造血能力不足,将依靠吉利外部输血?
依靠力帆目前的造血能力,显然不能解决债务问题,力帆想要实现破产重整,必须引入新的投资人。今年8月26日,力帆对外发布招募公告,公开招募债务重整投资人。随即,两江基金与迈捷投资以联合体身份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正式参与力帆重整计划。
后者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便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吉行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两者分别持有99%和1%的股份。虽然吉利与力帆此前一直否认两者间的收购关系,但从相关公司的组成情况不难发现其中的联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也公开表示,正寻找机会积极筹备项目落地重庆,因此有理由相信,吉利将收购力帆。吉利希望依靠力帆在重庆的地理位置,大力开发西北市场,再借助力帆上市的资源进行整合,令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中赢得更多便利性。
作为重庆老牌车企,力帆曾凭借摩托车闻名全国,创始人尹明善也因力帆上市夺下重庆首富头衔。但在中国汽车工业大浪淘沙、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力帆没有跟上发展节奏,成为掉队一员,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企业千疮百孔、债台高筑,被迫破产。2020年不仅是新势力的淘汰战,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的生死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汽车为什么停产
前不久的8月,力帆股份对外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1.78亿元,同比减少13.39%;股东的净利润约-9.47亿元,对比去年盈利约1.25亿元有10.7个亿的巨大差值。
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扭赢为亏”,力帆汽车经历的可谓是雪崩式的下滑,与此同时,曾被引入力帆发展乘用车业务的力帆副董事长陈卫和力帆总裁马可也同时辞职。并且之前制定好的新能源领域的业务也放缓进行,力帆汽车已经走在了悬崖边上。
难逃困境
公告数据显示,过去的7月份,力帆乘用产量仅为34辆,这对于一家车企来说基本上可以用“全线停产”来形容了;1-7月累计产量为17204辆,同比也大幅下降70.97%。7月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为678辆,同比下降91.43%;1-7月传统乘用车销量为21436辆,同比下降66.16%。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没有销量不再进车,并且很多经销商也开始退网不再销售,资金链也直接断裂。
摩托车地位上升至首位
燃油车领域的崩盘让力帆汽车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业务中心开始偏向于摩托车领域,力帆股份发布的6月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力帆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销量分别为3万辆和4万辆,虽然销量也有着小幅度的下滑,但是依然不影响整体的市场份额,对比惨淡的汽车业务要好过的多。
也曾辉煌过
说起力帆汽车,即便是没人买但是也是妇孺皆知的品牌,早在2003年8月,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也让品牌从“北泉牌”变成“力帆牌”;2006年1月,力帆第一辆轿车正式上市,当时这款车型配置可以说是非常逆天的,但是由于品牌知名度以及造车工艺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全年销量也仅1万多台;但是后来力帆汽车就开始动了歪心思,直接照搬MINI,也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力帆320,不过这款车型销量还真的不错,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价格确实有优势,但是由于“内在”的东西实在太少,让这款车型或者说这个品牌的口碑迅速滑坡。
之后的力帆汽车,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并且造出的新车外形难看,品质堪忧就没再出现过爆款,销量也是开始一年不如一年、终于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针对上半年财年亏损严重的状况,力帆也总结出了三大原因,首先是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产销,造成其产销量大幅下降,毛利额减少;其次,因融资环境困难,公司资金紧张,为维持生产经营、维护公司信用,公司积极多渠道融资,造成融资成本增加,亏损额度增加;最后,公司乘用车基地搬迁影响生产计划和部分设备的可使用度降低,造成资产减值。
力帆的在售车型也有两三年没有更新了,除了质量方面的问题,最新的国六排放标准跟不上也是销量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家以摩托车起家,随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如今又将中心回到摩托车,不得不令人唏嘘。
学说车:
力帆在汽车已经走在了布满刀山的钢丝线上,作为消费者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同情,因为大争之势就是你死我活,跟不上进度没有硬实力的车企肯定会被淘汰掉,企业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盈利,但是不管怎么盈利也要做出对得起价格的作品来,希望力帆汽车好好总结,将来在摩托车市场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