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玛莎拉蒂撞宝马案在经过1年多审理后,终于正式宣判,罪魁祸首谭明明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无期徒刑,至于另外两名同谋张小渠和刘松涛均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一、事故原因
醉酒驾驶玛莎拉蒂的谭明明首次与路边的车辆发生刮蹭后,又多次与路边的车辆剐蹭;但是在朋友的劝说下,她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速前进,最终撞上了正在安静等待信号的宝马轿车,当场导致车上的两名乘客死亡,而宝马车司机至今还躺在医院人事不省。
富二代谭明明开玛莎拉蒂豪车醉酒驾驶,并当场造成俩人死亡。谭明明会成为国内第一个因醉驾被判死刑的人吗?此前国内也发生过多起醉酒驾驶撞死人的案件,均没有过驾驶人被判处死刑的先例。
二、大力打击醉酒驾驶
国家已经加强了对酒后驾驶的惩罚力度,我国刑法将醉驾入刑,但是每年仍然还是会发生不少醉酒驾驶交通事故。醉酒驾驶带来的危害不光光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会对其他无辜的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危害。所以,也只有提高惩罚力度,才能震慑到醉酒驾驶的那些人。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酒驾一般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饮酒驾驶:20mg/100ml≤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驾驶:酒精含量≥80mg/100ml。
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此外,还首次针对有些司机试图通过当场喝酒等方式蒙混过关的,明确规定只要其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也应当立案侦查。
三、怎么样做到安全驾驶
路面上的各种“减速”,“停”,“让”等标示都应该重视。这些标示通常出现在无道路交通指示灯的路口。这个时候留个心眼,减速甚至停车观察,保证安全后再通过,都是对自己,对别人生命安全的保障。遇到该让行的时候,就别逞一时之快,正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选择让行,文明行车。
当高速中出现雨雪雾等极端天气时,或者,感到疲倦的时候,都应该找到最近的服务区停驶。开车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路况不好或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都应该停驶,但是得记住,千万不要停靠在紧急停车带上。刹车前要看一下后车距离,如果太近,并且自己与前车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稍微松一点刹车,避免后车追尾。上路提速前轻点一下脚刹,行驶时间长了轻点一下脚刹,下坡前轻点一下脚刹,接近路口、道口前轻点一下脚刹。做到时时掌握脚刹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减档和手刹减速停车。
玛莎拉蒂撞人案件
“玛莎拉蒂撞宝马案”的主犯谭明明,已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至于谭明明家中向死伤者赔偿了多少钱,官方和当事人都没有向社会公开通报,外界是不可能知道详情的。只能说谭明明家中的赔偿,为谭明明争取到了减轻处罚,这一点是肯定的。对于此案的处理结果,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案件回顾:玛莎拉蒂撞宝马案2019年7月3日22时许,河南永城市女青年谭明明喝酒后,驾驶一辆玛莎拉蒂轿车,拉载着二名好友在大街上行驶。途中与多辆车发生剐蹭以后,不顾周围群众的阻拦,继续驾驶逃逸。最终追尾撞击到一辆等红绿灯的宝马车,宝马车被撞出数十米后瞬间起火燃烧。事故造成宝马车上的两名乘客两人当场死亡,司机身负重伤。经检验鉴定,谭明明驾驶的这辆肇事车,事故发生的瞬间,车速是120到135之间。经检测,谭明明血液酒精含量是167.66,属于醉酒驾驶。
二、法院判决:谭明明无期徒刑!2020年11月6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该案主犯谭明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个坐车的,被判决的是缓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谭明明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交通法规和公共安全,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顾劝阻,继续驾车冲撞逃离,在市区内高速行驶,造成两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和财产损失,其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鉴于被告人案发时处于醉酒状态,主观上不希望、也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与故意驾车撞人和蓄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有所不同。谭明明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且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有悔罪表现,可依法酌情从轻处罚。
三、“四哥有法说”对此案的看法此案判决结果一出,引起公众广泛议论。有的人认为,谭明明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应判死刑;有的人认为存在“花钱买刑”情况,感叹“有钱真好”;有的人则认为,这已是此案的最好结果了。“四哥有法说”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法院的判决是有法可依的。
此前,国内曾出现过类似的案例,肇事者被处死刑的有之。谭明明造成二死一重伤,还能判处无期徒刑,法院是否存在枉法?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这一规定,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相关法律规定的不断健全,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案、交通肇事案等涉及人身损害的案件,赔偿被害人一方在积极赔偿对方取得谅解后获得从轻处罚已成为惯例。法律设置“刑事和解”制度,其目的就是让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尽可能地得到赔偿,来弥补损失,减少社会矛盾。和解不和解,谅解不谅解,是受害人的权利。
2、此案“生”与“死”的较量。
此案发生后,公众呼吁严惩凶手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死者家属也曾明确表示,不接受赔偿,要求判处肇事人死刑。作者认为,如果此案没有那个躺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宝马车司机,谭明明的小命可能真的难保。两名死者的家庭条件不错,他们从心理上是难以接受“换命钱”的,赔偿钱拿回来花着也不心安,将肇事人处于极刑,是他们最佳想法。关键是还有一名躺在医院里的司机,据说在开庭的时候医疗费已花去四百多万,这个经济负担是让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谭明明家属正是掌握到了这一点,迫使死者家属和伤者家属最终选择谅解谭明明,让谭明明获得轻判。如果谭明明被处死刑,她的家属不替她赔偿一分钱,法院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民事赔偿责任人是谭明明,她是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担责,她的家人是没有赔偿义务的。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哪里有什么财产可用来赔偿呢?所以,最终死者家属照顾伤者家属,一起谅解了谭明明,最终达成赔偿协议。至于赔偿了多少钱,外界是不知详情的。
3、可能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此案一发生,网民们就开始了道德审判,要求严惩肇事人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虽说法院不会完全按照民意去判决,但有时民意与法律要追求的效果是一致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玉林的“撞人拖行致死案”,吴惠忠醉驾撞人,不顾群众阻拦将卡在车前的谭某拖行900米,造成谭某死亡,吴惠忠最终被执行死刑。吴惠忠造成一人死亡被执行死刑,谭明明造成两死一重伤,还能判处无期徒刑,可能超出了多数网友预料,他们认为即便不是死刑立即执行,那也应该是死刑缓期执行。公众难以接受,也不得不接受,因为他们也知道医院还有一名伤者急需医疗费。也就出现“拿钱摆平”“花钱买命”“有钱真好”的叹息,这多少是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所以说,此案的判决并一定达到一个理解的社会效果,但对于死者和伤者家属来讲,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写在最后:对于此案,大家还应理性看待。救助伤者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安慰死者家属,最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罚肇事者,大家说是不是这样?